得益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动物保护的成果,这些年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许多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增多,而它们闯入人类世界的现象也更频繁发生。以往在农村地区也很难见到的野兽,而今在城里出没也不算新鲜事了。比如南京
得益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动物保护的成果,这些年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许多野生动物的数量在增多,而它们闯入人类世界的现象也更频繁发生。
以往在农村地区也很难见到的野兽,而今在城里出没也不算新鲜事了。比如南京频频发现野猪,深圳也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,还有野生的老虎,这几年在吉林等一些地区也经常被人们目击到。
野生动物数量增多,与人类之间的交集自然也更频繁,如何与它们更好、和谐相处,成了必须面对的局面。
随着动物保护意识逐渐深入人心,人们在遇到闯入人类活动区域的野生动物时,不再像以前一样捕捉或者打杀了,而是选择上报有关部门,对它们进行救助。
重庆城口县的民警近期在畜牧村路段巡逻时,就发现了一只长相怪异的“松鼠”,它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受伤了,卧在地上行动不便,于是民警将其用毛巾包裹住送至林业部门救治。
经过专家鉴定,救助的这只“松鼠”,学名叫红白鼯鼠,民间一般称其为“飞狐”。经过悉心照料之后,这只红白鼯鼠身体康复之后就被放归野外了。
身子红脑袋白,松鼠界的“非主流”
红白鼯鼠是一种体型中等的啮齿类动物,松鼠科成员,在所有松鼠里面,它算是比较大的一种,成年之后体长有35-50厘米,体重为2公斤左右。
从名字上看,就知道这种动物的主要特征,它身躯背面的毛发主要为红色,腹面和脑袋上的毛发为白色,上臀也有白色的斑块。
从外形上看,红白鼯鼠跟一般的松鼠很像,所以见到它的人会认为是一种长相比较奇特的松鼠。不过与狭义上的松鼠不同,实际上它是一种鼯鼠,是会飞的那种。
在松鼠科乃至整个啮齿目里面,红白鼯鼠的外表都是比较奇葩的,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“非主流”。
一般来说,比较弱小的动物,在外形上一般都长得比较低调,如老鼠、松鼠等等,毛色多为黑灰色,不容易引起注意。但是这货却采用了大胆的配色,红白相搭,让人想不注意它们都难。
不过好在红白鼯鼠一般在夜里出来活动,白天会躲在树洞或者岩石洞、地洞里面休息。可尽管这样,白色的脑袋在夜里依然相对更显眼。
有隐形的翅膀,能在林中自由滑翔
红白鼯鼠是林栖型物种,一般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核桃林、小杨林、桦树林等具有较多大型乔木的森林里出没。
它们像松鼠一样具有极强的爬树本领,而且它的另一项技能也需要用到高大的树木,那就是滑翔。众所周知,飞鼠虽然会飞,但是它们不会像鸟一样原地起飞,只能先爬到高处,然后利用羽翼进行滑翔。
红白鼯鼠有“隐形”的翅膀,平日里用不到的时候你根本看不出它有翅膀,只有在滑翔中的时候,它们才会展开。我们人类的翼装飞行,就是模仿这类动物的。
红白鼯鼠在滑翔之前,有一套准备动作。它们先是找一棵大树,爬到高处的树枝上,然后左右摇晃它那长长的尾巴。一段时间之后,它蓄力纵身一跃,瞬间展开隐藏在身后的翅膀,借助空气动力,完成在林中自由滑翔。
滑翔这项技能对于它们来说十分重要,不仅在觅食的时候起到作用,而且遇到一些天敌时,也能凭这技能保命。
在滑翔的过程中,红白鼯鼠有时候会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,是同伴间在相互传递信息,不同的叫声代表着不同的内容。比如遭遇到敌害时,会发出“吱、吱、吱”的叫声,提醒同伴要注意了。
不管离开多远,总要回家上厕所
红白鼯鼠对洞穴的依赖程度很大,白天它们需要躲在洞穴休息,会蜷缩着身体,用长长的尾巴当做枕头。
到了冬季,它们则会在洞中冬眠,不再外出觅食。直到气候转暖,它们才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,恢复活动。红白鼯鼠主要以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、嫩芽、嫩叶以及一些昆虫为食。
红白鼯鼠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,那就是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,或者活动,它总是要返回自己的洞穴之后才开始排便。在外面宁愿憋着也不拉,不知道该表扬它讲卫生、不随地大小便好,还是说它胆小谨慎好。
红白鼯鼠主要营独居生活,在夜间单独出来活动,每次外出到最远的地方,也就离巢穴一公里左右。
在啮齿类动物中红白鼯鼠算是比较高寿的一种,能活7-10年,相当于人类120岁左右的样子。
它们在我国的分布还算比较广,四川、重庆、贵州、湖北、云南、陕西等地区都有。加上它们的种群数量趋势稳定,所以生存状态比较乐观,不属于濒危物种,因此而被列为“三有”保护动物。
不过尽管保护级别不如国家重点保护动物,但私自捕捉它们,也是违法的。
红白鼯鼠有着奇特的外表,眼睛大大的,看起来相当可爱,加上会飞这一特征,很多人会产生把它们当成宠物养的想法。
但我劝你最好不要那么做,因为首先它们是保护动物,其次饲养这类的“奇宠”,可不像养猫养狗那么简单,也容易感染一些野生动物身上的病菌。自然界里的生物,就让它们待在自然界里就好了。
关注我,交一个懂动物的朋友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un.sztxc.cn/563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