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来源:电影《蓝色星球2》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,该怎么判刑?◎7月12日,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拍了一段吃鲨鱼的美食视频。图片来源:科技日报7月12日,名为「提子」的百万粉丝网红拍了一段吃鲨鱼的美食视
图片来源:电影《蓝色星球2》
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,该怎么判刑?
◎
7月12日,一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拍了一段吃鲨鱼的美食视频。
图片来源:科技日报
7月12日,名为「提子」的百万粉丝网红拍了一段吃鲨鱼的美食视频,引发舆论哗然。
「提子」曾表示,自己吃的是人工养殖的鲨鱼。
7月31日,警方认定,「提子」在美食视频中吃的鲨鱼为大白鲨,属于国际濒危野生动物,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网红吃鲨鱼,该重判吗?
在法律界,关于破坏国家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争议从未停止。
例如,在曾经轰动全国的「深圳鹦鹉案」中,当事人仅仅因为卖2只人工孵育的鹦鹉,就被法院判5年徒刑。
2016年4月,深圳的小王将自己孵育的2只「小太阳」鹦鹉卖给了朋友老谢。
一个月后,他因涉嫌「非法出售珍贵、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」,被刑事拘留。
◎公安共查获了小王繁育的小太阳鹦鹉35只,和尚鹦鹉9只,非洲灰鹦鹉1只。这些鹦鹉都是被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的保护动物,图为非洲灰鹦鹉。
图片来源:宠物网
经过一年的调查和审理,小王最后被法院判以有期徒刑五年。
网红为拍视频吃鲨鱼,引起全民愤慨;而深圳小王买卖鹦鹉被判刑5年,却得到舆论广泛同情。
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边界到底在哪里?相关案件裁决的标准又是什么?
知鸦法律通识汇集了鹦鹉案中的不同法律意见。
或许从人们关于鹦鹉案的争论中,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以上问题的线索。
观点1.
人工繁育鹦鹉,
能够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
这样的判决明显不合理。
设立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的目的,在于保护珍贵、濒危的野生动物。
所以,有关卖鹦鹉构不构成犯罪,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:什么是「珍贵、濒危的野生动物」?
最高人民法院在2000年11月发布的文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:
「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、二级保护野生动物、列入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附录一、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。」
但是,这样的定义可以完全作为司法审判时的依据么?
在司法实践中,应该区分「珍贵、濒危的野生动物」,和人工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。
某些所谓「珍贵、濒危的野生动物」,在市场上并不少见。
在网购平台上,排名前几的鹦鹉店铺成交量最多的一家,总销量超过6000单,其中不乏「珍贵、濒危」的品种。
◎鹦鹉店的鹦鹉。
图片来源:MK鹦鹉@bilibil
又比如,白云金丝鱼作为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」,在自然界中濒临灭绝。
然而,同样是白云金丝鱼,在花鸟市场上,每条的单价不超过10元,稍具规模的花鸟商户就拥有上千条。
一些物种,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或受自身繁育能力限制,在野外种群数量稀少。
而在一些商家的手上,却能以较低的成本进行人工培育,扩大种群数量。
当濒危动物变得随手可得,还能叫做「濒危物种」吗?
显然,这些对野生动物进行人工繁育的商家,不会对保护珍贵、濒危野生动物,以及国家的对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制度,产生实质性破坏作用。
那么为何到头来,他们反倒成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罪犯了?
从立法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来说,为了个人爱好繁育、交易野生动物,对保护珍贵、濒危的动物物种有益无害。
恰恰相反,通过野生动植物的市场交易,利用起濒危物种的经济价值,充分提供刺激,这其实是我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。
即便再退一步,从量刑上来说,《刑法》规定,收买被拐卖的妇女、儿童罪,最高法定刑才5年。
小王仅仅将几只自己繁育的鹦鹉,出售给同样身为鹦鹉爱好者的朋友,就要接受5年有期徒刑的制裁。
难道鸟命比人命还要金贵?
无论如何,法院对小王的判决是不合理的。
观点2.
保护野生动物,
需要着眼于相关利益链条
本案定罪量刑合理。
首先,在市场上对珍稀物种进行买卖,与野生种群没有关系,这是极为幼稚的想法。
所有对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驯养、繁育的源头,都会牵涉到野生种源。
◎非法猎捕野生动物,是整个野生动物产业链的一部分。
图片来源:搜狐
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,有自己完整的利益链条,包括:猎捕、收购、运输、出售等过程。
买卖人工繁育的鹦鹉,从表面看来,并没有对野生种群造成影响。
但这样的交易行为逐渐盛行之后,后来者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足,必然会去寻找野生种源,将它们圈养、杂交。
「没有买卖,就没有杀害」并非一句单纯的口号。
在深圳鹦鹉案中,小王养的非洲灰鹦鹉原产地不在中国,而是属于非洲的原生鸟类。
迫使鹦鹉脱离原生环境,并运输到中国,在这个过程中,必定会有鹦鹉受到伤害,甚至大量死亡。
任何非法的买卖、走私和驯养,都可能危及整个种群。
而放任交易行为扩大,就是在增加原产地野生物种的风险。
这是野生动物保护的根本逻辑,不能任由某些「例外」将之打破。
因此,从动物保护的角度来说,本案的定罪量刑合理。
◎2017年2月,贵阳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直播虐待老虎。
图片来源:央视新闻
其次,我们立法保护野生动物,目的不仅在于防止物种灭绝,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,还有对野生动物自身的利益的考虑。
很多野生保护动物不适合圈养。
举例来说,对老虎进行圈养,是对老虎的保护吗?
1993年前,我国还没禁止虎骨的市场交易,虎骨的年交易量可达1000公斤。
后来,我国出台虎骨交易的禁令,老虎的处境也没有太大改善。
圈养老虎还要在马戏团、动物园等地方,发挥经济价值。
然而,市场有限,很多养虎企业无力承担养虎成本,出现老虎吃不饱,甚至饿死、自相残杀的情况。
况且被迫表演卖艺的老虎,在遭受束缚、不得自由之外,还可能收到管理人员和游客的虐待。
对鹦鹉进行人工繁育,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满足赏玩鹦鹉的市场需要。
但对于鹦鹉来说,难道不会增加更多束缚和痛苦吗?
这些鹦鹉本来可以在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中自由生活。
◎南美博主窗前的金刚鹦鹉。
图片来源:金刚鹦鹉爱好者@ bilibili
观点3.
重判鹦鹉案,
是司法资源的错误配置
本案的判决不合理。
动物保护法律和司法实践,非常需要具体区别对待不同的物种和案件。
美国著名法学家霍姆斯曾经说过:
「一部法律,如果惩罚了社会普通成员都不认为有过错的行为,该法律就太苛刻了,社会将难以承受!」
深圳鹦鹉案就是典型。它体现了在动物保护方面司法资源的严重错配。
很多人都觉得,小王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,对他的处罚过重。
据小王说,自己非常喜爱鹦鹉,曾经有一只鹦鹉在深夜遭遇难产,他寻遍深圳的宠物医院、鸟友群都无济于事,最后连夜驱车赶到东莞,终于请一位有经验的鸟友救活了这只鹦鹉。
虽然小王也承认,养鹦鹉两年多来,也有一两只在自己手上死去。
但与此相对,在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,几乎每天都有动物死去,仅仅鹦鹉就死过19只。
◎鹦鹉需要比较自由的生活环境,动物园的鹦鹉若养殖不当就会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,例如因为社交需求无法满足,而将自己的毛啄掉。
图片来源:咕-咕-咕–@bilibili
相比动物园,个体可能更能提供适合鹦鹉生存的环境。
在重罚鹦鹉案的同时,一些野外的野生动物正一步步走向濒危的红线。
在利益驱动下,类似圈养虎、养殖黑熊这样的动物在人工养殖状态下饱受折磨。
稀缺的司法资源,不应该对这些真正需要保护的动物视而不见,反而对已经形成良好的人工繁育形态的鹦鹉饲养行业重拳出击。
对于涉及野生动物的案件,应该考虑是否人工繁育、物种的濒危程度、野外存活状况等相关因素,综合评估社会危害,确保罪责刑相适应。
对所有的野生动物进行一刀切式司法管控,结果只会是司法资源错配,事倍功半。
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兴良教授曾提出,对于某些案件完全可以「依法入罪,以理出罪」。
也就是说,在特定的案件中,即便某个行为完全符合法定犯罪要件,司法也可以对法律进行合理的限缩解释,以实现个案中的实质正义。
小王的辩护律师徐昕,在谈及鹦鹉案时就说:
「滞后性,是法律的固有特性。在涉野生动物刑案中,表现为旧有的司法解释与社会实践相脱离。」
◎深圳鹦鹉案开庭路上,王鹏辩护律师徐昕(右三)。
图片来源:红星新闻
当事人行为的实际社会影响,以及人民对正义的朴素期待,都是重要的考虑。
宝贵的司法资源,不应该被滞后、僵化的法条所绑架。
2018年3月30日,深圳鹦鹉案二审改判为两年,并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。
2022年4月,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,发布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司法解释,重新界定了珍贵、濒危野生动物的范围,区分处理了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。
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的网红吃鲨鱼事件中,司法资源的投入,确实有惩前毖后的效果。
但对于像深圳鹦鹉案这类事件而言,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审判,不应受限于因时过境迁而可能不再适宜的法条。
这样才能在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,推动法治社会的文明进步。
参考资料:
司法有良善,「王鹏鹦鹉案」终被改判.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,2018-03-30.
「两高」发布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司法解释.最高人民法院,2022-04-08.
顾开贵 , 涂俊峰.二审法官详解”鹦鹉案”的法与情,《公民与法:法学版》2018.
深圳「鹦鹉案”一审被判 5 年,「人不如鸟」?.法治说法,2017(06).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xun.sztxc.cn/50726.html